透明岩

:
乍脱尘埃梦寐安,透明岩上一开颜。
晚霞双处似闻雁,远目尽时犹有山。
仙迹不随岩桂老,禅心长共岭云闲。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九龄

李九龄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23篇诗文

猜你喜欢

古风·庄周梦胡蝶

: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你看那长安南门边种瓜的老头,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功名富贵莫不如此,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参考资料:

1、 古风·庄周梦胡蝶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胡蝶:今写作“蝴蝶”。“庄周梦蝶”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故:一本作“固”。营营:往来盘旋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古风·庄周梦胡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东平留赠狄司马

: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如身处青云之端一般令人景仰。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谁曾想到,如此纵横战阵之间的谋略,竟被权势者从中干扰,不被君王采纳。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负,亲见此事的传令使者也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您光明磊落,不肯趋附权贵,因而被迫客居他乡担任一个小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我知道您现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会像鹏鸟一样直上高空,实现凌云壮志。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无宿诺:实现诺言不过夜。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kū),剑术指楼兰。
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剑术:击剑的技术。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北庭:唐朝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海:今新疆吐鲁番。

森然瞻(zhān)武库,则是弄儒翰(hàn)
森然:严肃貌。翰:长而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字等。

入幕绾(wǎn)银绶(shòu),乘轺(yáo)兼铁冠。
入幕:入为幕僚。绾:旋绕打结。铁冠:即法冠,以铁为柱,置于冠上,执法者服之。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献捷:战胜后,进奉俘虏和战利品。

激昂丹墀(chí)下,顾盼青云端。
丹墀:古时宫殿前涂上红色的台阶。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去。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纵横策:克敌制胜之术。权势:指居高位有势力之人。

将军既坎壈(lǎn),使者亦辛酸。
坎壈:困窘,不得志。

(gěng)介挹(yì)三事,羁(jī)离从一官。
耿介: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挹:作揖。三事:即三公,泛指高级官员。羁离:寄居为客。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tuán)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这首诗赞颂了狄司马的高尚品行。诗一开头即以“无宿诺”作赞誉之词,将狄司马这位志行高洁之人的伟岸形象凸现出来,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随即对狄司马品质高贵、英勇善战展开描写,言辞铿然有声,一位从金戈铁马中浴血奋战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虽然诗人对狄司马的功勋、神采有较多的着墨,但最终落笔之处还是他内在品质的高尚。到慷慨陈词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马内心之高洁而外露为信守然诺、奋勇杀敌、功勋赫赫的极致。在这极致之时笔锋陡转,言及狄司马为权贵所嫉,难以一展抱负,对比强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领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诗人劝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业终有成就之日,这正是诗人对友人的钦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洁,而非表面的功勋显耀的体现。全诗语言古拙,对仗工整,一韵到底,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文艺才能。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塞下曲

: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yìn)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饮马:给马喝水。

平沙日未没,黯(àn)黯见临洮(táo)
平沙:广漠的沙原。黯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昔:一作“当”。长:一作“龙”。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hāo)
足:一作“漏”,一作“是”。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95-973、 张国伟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61-6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春晓曲 / 玉楼春 / 木兰花

: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我家就住在往来长信宫的大道旁,小燕子双双在如烟的花草见穿梭。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出入都是油壁香车,金犊牵挽,室内陈设着流苏宝帐,鸡鸣正叫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天气已经回暖,笼中的娇鸟暖还在昏睡,门帘外的落花闲来也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看到暮春一树衰桃,临池倒影,不禁叹息,人也如桃花般红颜易衰。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6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78-793、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07-109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fú)烟草。
长信:本指长信宫,汉长乐宫殿名。汉太后入居长乐宫,多居此宫殿。后亦为太皇太后的代称。拂:一作“掠”。草:一作“早”。

油壁车轻金犊(dú)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油壁车:古人乘坐的一种车子。因车壁用油涂饰,故名。晓:一作“暖”。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暖:一作“晓”。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衰桃:花已凋败的桃树。红:一作“容”。镜:指池塘的水面如镜。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6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78-793、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07-109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古人好春怨秋愁,这是典型的宫怨(闺怨)诗。一般的宫怨(闺怨)诗多以凄清秋景作背景,借以烘托失宠宫嫔之寂寞凄凉心境。此首却以春晓鲜妍明丽的景物作背景,借以反衬宫嫔失宠的命运与惋惜红颜易老的心理,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写春景。“家临长信”“乳燕双双”有所暗示。汉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刘骜微服巡行,经过阳阿公主家,见歌女赵飞燕艳丽非常,便召她入宫,极为宠幸。不久,成帝又将其妹赵合德召入宫中,封赵氏姊妹为婕妤,从此赵氏姐妹贵倾后宫。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赵飞燕又诬告许皇后、班婕妤有邪媒之道。许皇后被赵氏姐妹诬陷后,班婕妤见情势危急,便请求去长信宫侍奉皇太后。这里借用“长信宫”来暗喻班婕妤失宠后自避长信宫的典故,使诗歌表达闺怨之旨突显出来,内中隐含着失意的忧伤。接着两句写用品、陈设的富贵华美,隐隐透漏出一种慵懒无奈之感。家宅临近皇居,出入乘油壁香车,金犊牵挽,室内陈流苏宝帐,有春鸡报晓。不言富贵,而诗中人之豪奢自现。

  后面四句写暮春景色,“暖犹睡”“闲不扫”表现出来的是春困的慵懒,“衰桃一树”“红颜镜中老”表现出来的是容颜憔悴,青春逝去的哀怨。结尾暗以衰桃临池比喻美人临镜,叹息红颜易衰,表现出一种无限悲凉之感。

  此诗以春鸡、乳燕、落花、衰桃、娇鸟等意象渲染出了一片暮春景色。全篇几乎没有动作,也没有出现人物,纯为一个静谧柔媚的画面描绘。作者冷静客观的叙述,不作过多的主观抒情,就像是一幅图画,是一种静的客观的美。全诗语言华丽,意象密集,风格秾丽绮艳。其声调的确有接近词体之处,因此有些版本就当作词处理,调名为木兰花(或玉楼春)。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78-79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07-10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渡汉江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2、 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2:61-623、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9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2、 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2:61-623、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9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2、 颜邦逸 赵雪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材·文学作品赏析.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110-1123、 张恩富.唐诗的历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3-2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