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州郡斋

:
九衢尘里一书生,多达逢时拥旆旌。
醉里眼开金使字,紫旂风动耀天明。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郑綮

郑綮(?-899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唐昭宗时期宰相。及第进士,累迁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累迁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二年,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于家。 5篇诗文

猜你喜欢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瞻望鼎湖江山渺远,代宗即嘘法度更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四海之零仍然多难,朝廷思念你这位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你应时而起安抚君王的忧心,从早就具有治国的才能。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你慷慨奋发壮大国运,从容地平定了西蜀的边争。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如今要从蜀地返回京都,去朝廷辅佐新君。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夜闻漏鼓盼望天明启程,计算着入朝应在宫莺罢啭的时辰。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这里空留你的用兵之术,成都人民都愁苦万分。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你将行经栈道进入朝廷,我仍在江边隐居有如白苹。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这辈子哪能老于蜀地?如果不死一定要回到关中跟你一样效忠朝廷。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你若能登上台辅之位,危机关头切莫顾惜自身!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85-1862、 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2393、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59

(dǐng)湖瞻望远,象阙(què)宪章新。
鼎湖:鼎湖是黄帝升仙处。此处以黄帝的升天来说明玄宗和肃宗的去世。象阙(quē):指朝廷。宪章:法制。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多难:时祸乱未平,所以说犹多难。旧臣:严武在玄宗时已为侍御史,肃宗时又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时年三十二),所以称为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安反侧:指平安史之乱。经纶:是用治丝的事情来比喻一个人的文武才干的。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感激:奋发。张天步:张国运,指收复京师。从容:有应付自如之意。静塞尘:指镇守四川。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北极:北极五星,其一曰北辰,是天之最尊星,故古人多以喻朝廷或皇帝。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zhuàn)春。
漏鼓:漏是古代的计时器。。思昼:待旦,等天亮。用“思”字是为了调平仄。宫莺罢啭春: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玉帐术:古代兵家一种安营的方法,认为主帅在某月将营帐安在某个方位,敌人就无法攻破,是一种迷信。锦城:指成都。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píng)
阁道:栈道。丹地:指皇帝的宫廷,因宫廷都用红色涂饰。这是说严武入朝。江潭隐白蘋:蘋通苹,苹的繁体字作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会:定。秦:此处代指长安。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台辅:即宰相。台,三台,星名,又名泰阶。辅,辅佐。莫爱身:献身。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85-1862、 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2393、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59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诗歌前四句写朝廷君王更替、四海多难之际需要严武这样的旧臣。严武在玄宗朝曾任侍御史,肃宗朝曾任京兆少尹、御史中丞。不说朝廷而说中原,是赞扬严武为众望所归,表明他这次还朝,是大家所盼望的。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这四句赞扬严武文韬武略满腹经纶,在平叛收京镇守一方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贡献。安禄山叛乱后,玄宗逃往成都,肃宗即位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北)。严武也到灵武辅佐肃宗,搞好安定团结。后两句借用张天步,比喻国家的政治局势。这是说严武过去在中央工作,曾经激于忠愤,协助打开当时的局面,收复两京。塞上由于战争而扬起的沙尘,说严武镇守四川,又从容不迫地将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平息下去了。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首句用典《庄子·逍遥游》上的寓言: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度,背负青天,然后图谋迁移到南海去,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这是赞美严武抱有大志,要将四川地区治理好,有如大鹏展翅,而今奉召回朝,又好比它回翅由南方飞返北方。“北极”一句,古人认为:它位于天体最高处,其它的星都拱卫着它。这是赞美严武一向忠心耿耿地为皇帝工作,这次内调中央,更加接近,和其他大臣一道犹如众星捧着北极星。“漏鼓”一句是设想严武上朝情景,待漏听鼓,直到天亮。“宫莺”一句,这是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苹。”事实上,“玉帐术”一句是典用一种迷信说法。这是说严武还朝后,虽然留下了玉帐术,足以“静塞尘”保护成都人民。突出严武在四川政绩,令百姓思念,最后写杜甫自己淹留四川心中惆怅,希望自己此生不要终老蜀地,争取再回朝廷做官,从多角度写赠别之意。诗的最后二句是全诗核心,也是杜甫最郑重的嘱咐——如果严武回朝担任辅弼要职,一定要克尽职守,不能临危惜身。

  严武入朝既是杜甫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延伸,也在客观上使杜甫又失去了经济依靠,此后二年诗人漂泊在梓州、阆州,直到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复回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才又携家回成都。

参考资料:

1、 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2392、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20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落齿

: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不能咬嚼,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参考资料:

1、 张清华主编.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534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齿:口中两颊生的齿叫牙,俗称大牙。前近唇者称齿。诗中牙齿互文,无别。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俄然:突然间,形容时间短。落势:牙齿脱落的势头。殊未已:还没有停止。

(yú)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尽落:落尽,掉完。始止:才停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huō)可耻。
落一时:掉第一颗牙时。但念豁可耻:只觉得豁牙难看。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始忧衰即死:才担心因衰老快要死了。

每一将落时,懔(lǐn)懔恒在己。
懔懔:畏惧的样子。恒在己:自己经常处于这种畏惧状态。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qiè)漱水。
叉牙:与“权桠”义同。即参差不齐。颠倒:横竖,即横竖都不舒服。怯漱水:怕用水漱口。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最后牙齿离开我脱落寸,像山崩一样快。形容牙掉的突然。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熟:习以为常。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次第:一个接着一个。

(tǎng)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倘:假如。两纪:一纪十二载,两纪二十四年。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指:同惰,当意向或意思差不多讲。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恃:维持、凭借。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dì)视。
左右:左右的人。谛视:仔细看。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庄周:名周,人称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漆国吏。各有喜:指主人对木与雁的态度,大木、鸣雁等各得其所,比喻有牙无牙各有各的好处。

语讹(é)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语讹:语音不清。嚼:能嚼食的牙齿。软:柔软的舌。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诧:夸耀。

参考资料:

1、 张清华主编.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534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这首诗完全不用一般人所熟习的诗的修辞。除了押韵和五言句这两个诗的特征之外,可以说全是散文的表现法。因此,讲这首诗一点也不费力,思想段落仍是四句一绝,我们现在把它译成散文:第一绝说: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牙与齿虽然有一点区别,但这里是互文同义。第二绝和第三绝说:“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第四绝描写将落的牙齿。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叉牙”是个连绵词,歪斜旁出之意,是状词,不是名词。第五绝和第六绝叙述习惯于落齿的心理状态。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第七绝说: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第八绝说: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山木因不中用,故得尽其天年;雁因为能鸣,故得免于被杀,可知有才与无才,各有好处。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第九绝说:落了牙齿,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没有牙齿,不能咬嚼,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最后两句是结束: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全诗只用了一个《庄子·山木篇》里的典故,此外没有必须注释才能懂的辞句,我们演译为散文,宛然是一篇很有趣味的小品文。牙齿一颗一颗地落掉,是每一个渐入老年的人都会遇到的事。作者就利用这一件平常的事,描写他每一个阶段的思想情绪。从紧张到旷达,从忧衰惧死到乐天知命,整个过程,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从执着到自然,基本上还是老庄思想。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体会,也可以说,作者不因落齿而消沉,对人生的态度,仍然是积极的。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表现方法,在初、盛唐诗中,确是不曾有过。因此,韩愈的诗和文,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都被认为是一种怪诞的文学。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集》的序文中说:“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这是记录了当时人对韩愈的态度:始而惊讶,继而讥笑,最后便大施攻击。但韩愈并不动摇,他坚守他的原则:第一,不用陈辞滥调。第二,有独创的风格。他说:“若皆与世浮沉,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这是说:如果跟着一般人的路走,而没有独创的风格,在当时虽然不被人排斥为怪,可是也必不能流传到后世。从此也可以了解,韩愈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他的文艺创作,不是迎合当世,而是有意于影响后世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的创作是为将来的。

  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实现革新的目的,所以他的第一个原则是“师古”,要向古圣贤人学习。他说:要学习古人的意,而不是学习古人的文辞。“师其意,不师其辞。”就是“务去陈言”和“能自树立”。他的散文,以“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师,就是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同样,他的一部分诗,虽然当时人以为怪,其实也还是远远地继承了汉魏五古诗的传统,或者还可以迟到陶渊明。从陶渊明以后,这种素朴的说理诗几乎绝迹了三四百年,人们早已忘记了古诗的传统,因而见到韩愈这一类诗,就斥为怪体了。

参考资料:

1、 施蛰存著.唐诗百话 施蛰存全集 第六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2:380-38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守岁

: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年10月第1版:第374页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qǐ)宫。
芳殿:华丽的宫殿。下文绮宫亦同。丽:使动用法,使······美丽。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fù)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馥:香气。盘花:此指供品。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年10月第1版:第374页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这首诗选用诸如“辞”、“去”、“带”、“入”、“舒”、“卷”等一系列动态词语,娓娓道来,贴切自然,清新可读。它属初唐难得的好诗之一。

  第一,二句“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以夕阳斜照、“年华”把芳殿、绮宫装扮得更加金碧辉煌来点明皇上于宫苑逢除夕,暗示题旨,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第三,四句“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紧承首联指出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际——冰雪消融,寒冷的隆冬过去了;暖气回升,和煦的春天来到了。在这里,诗人从时令的转换角度给人以温馨的快意,酿造了一种暖洋洋、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第五,六句“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出句叙写梅花绽开,阵阵飘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对句紧扣首联对句突出宫中守岁的景象:宫廷内外.张灯结彩,光辉灿烂;摆上供品,敬神祭祖,守岁辞旧。显得热烈而庄重。

  最后两句“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紧扣“守岁”,由宫廷而至天下,推而广之.概述举国欢庆、共度良宵,辞旧迎新的普遍现象,从而浓化了宫苑守岁的热烈气氛。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年10月第1版:第374页2、 佘克勤,王远国著.中国人必读的节日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03:第283页3、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第374至375页4、 佘克勤,王远国著.中国人必读的节日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03:第28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宿紫阁山北村

: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清晨去游览紫阁峰,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村老见了我,十分欣喜,为我设宴,打开了酒樽。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刚端起酒杯,还未沾唇,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为首的身穿紫衣,带着刀斧,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来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主人虽然爱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隶属皇上的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主人啊,你千万沉住气,不要开口,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2、 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24

晨游紫阁峰,暮(mù)宿山下村。
紫阁峰:终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陕西西安南百余里。暮宿:傍晚投宿。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余:我。开一尊:设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

举杯未及饮,暴卒(zú)来入门。
暴卒:横暴的士兵。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紫衣:指穿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挟:用胳膊夹着。草草:杂乱粗野的样子。

夺我席上酒,掣(chè)我盘中飧(sūn)
掣:抽取。飧: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主人退后立,敛(liǎn)手反如宾。
敛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奇树:珍奇的树。此句语本《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宠信。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2、 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24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此诗开头两句对宿紫山北村的缘由作了说明,原来他是因“晨游紫阁峰”而“暮宿山下村”的。诗人之所以要“晨游”,是为了欣赏山峰上的美景。早晨欣赏了紫阁的美景,悠闲自得往回走,直到日暮才到山下村投宿,碰上的又是“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的美好场面,作者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但是,“举杯未及饮”,不愉快的事发生了。
开头四句,点明了抢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抢劫对象,表现了诗人与村老的亲密关系及其喜悦心情,为下面关于暴卒的描写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是颇具匠心的。中间的十二句,先用“暴卒”“草草”“紫衣挟刀斧”等贬义词句刻画了抢劫者的形象;接着展现了两个场面:一是抢酒食;二是砍树。

  写抢酒食的四句诗,表现出暴卒、作者和主人的三种不同表现。“夺”和“掣”两个词,包含着一方不给,一方硬抢的丰富内容。诗人用这两个词作“诗眼”,表现出他自己毕竟是个官吏,敢于和暴卒争,但还是败下阵来,这就不仅揭露了暴卒的暴,而且暗示了暴卒敢这样“暴”的原因,为结尾的点睛之笔留下了伏线。

  写两个抢劫场面,各有特点。抢酒食之时,主人退立敛手;砍树之时,却改变了态度,这表明主人对树有特殊感情。诗人为了揭示其心理根据,先用两句诗写树:一则指明那树长在中庭,二则称赞那是棵“奇树”,三则强调那树是主人亲手种的,已长了三十来年。这说明它在主人心中的地位,远非酒食所能比拟。暴卒要砍它,主人当然会“惜”,“惜不得”,是“惜”而“不得”的意思。于是,发自内心的“惜”就表现为语言、行动上的“护”,虽然迫于暴力,没有达到目的,但由此却引出了暴卒的“自称”和作者的悄声劝告。

  结尾的四句诗,在当时很好懂;时过一千多年,就需要作些注解,才能了解其深刻的含义。所谓“神策军”,在唐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本来是西部的地方军;后因“扈驾有功”,变成了皇帝的禁卫军。唐德宗时,开始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他们以皇帝的家奴身份掌握禁卫军,势焰熏天,把持朝政,打击正直的官吏,纵容部下酷虐百姓,什么坏事都干。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皇帝宠信宦官吐突承璀,让他做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接着又派他兼任“诸军行营招讨处置使”(各路军统帅),白居易曾上书谏阻。这首诗中的“中尉”,就包括了吐突承璀。所谓“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唐宪宗的时候,经常调用神策军修筑宫殿;吐突承璀又于唐元和四年(809年)领功德使,修建安国寺,为宪宗树立功德碑。因此,就出现了“身属神策军”而兼充“采造家”的“暴卒”。做一个以吐突承璀为头子的神策军人,已经炙手可热了;又兼充“采造家”,执行为皇帝修建宫殿和树立功德碑的“任务”,自然就更加为所欲为,不可一世。

  诗是采取画龙点睛的写法。先写暴卒肆意抢劫,目中无人,连身为左拾遗的官儿都不放在眼里,留下悬念,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家伙究竟凭什么这样暴戾。但究竟凭什么,作者没有说。直写到主人因中庭的那棵心爱的奇树被砍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才让暴卒自己亮出他们的黑旗,“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一听见暴卒的自称,作者很吃惊,连忙悄声劝告村老:“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讽刺的矛头透过暴卒,刺向暴卒的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前面的那条“龙”,已经画得很逼真,再一“点睛”,全“龙”飞腾,把全诗的思想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55-85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白石滩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pú)向堪把。
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向:临近,将近。堪:能够,可以。把:握。

家住水东西,浣(huàn)纱明月下。
浣:洗。浣纱:用西施浣纱的典故,暗示浣纱女的明丽。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用笔都空灵、超妙。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的高境。

  最后两句,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她们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都趁着月明之夜,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不言而喻,正是这皎洁的明月,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与《过香积寺》、《鹿柴》那一类诗的冷寂情调、意境是迥然有别的。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白石滩白天所见的清秀景色,后两句写晚上所见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诗人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清浅、明朗、柔和、优美的图画,足可见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画面清丽优雅,盎然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外。诗写清溪白石,语言也象清溪白石,洁净洗练,朴素圆实,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诗风。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78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