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吴侍郎挽歌词

:
荆棘二疏路,几人同敝衣。
仕涂师白发,国老欲彤帏。
遗稿诗书满,行旌雨雪飞。
陕民应泪落,不见板舆归。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158篇诗文

猜你喜欢

泗州僧伽塔

: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边,逆风刮了三天,黄沙阵阵扑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船上的舟子都劝我去向僧伽寺祈祷,果然,一炷香还未烧尽,旗子已哗哗向南舒卷。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船走得快如飞箭,转眼间长桥失去了踪影,到龟山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最高尚的人从不厚此薄彼,我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为得到顺风而欢欣。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离去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爷岂不是一天要万化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我如今自身与世俗两不相关,去没有什么追求,来也没什么留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无所谓不便。每次到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厌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往昔韩愈诗所说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见到的已不是澄观苦心经营所建。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带来的俗尘玷污了你的丹梯,请让我登上你,饱览群山环绕下的淮河两边。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5-862、 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7-19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

舟人风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长桥:在泗州城东。龟山: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便:便利。

耕田欲雨刈(yì)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刈:收割。

若使人人祷(dǎo)(zhé)(suì),告物应须日千变。
遂:如愿,顺意。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悠悠:遥远莫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澄观: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diàn)
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淮甸:指淮河一带地区。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5-862、 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7-19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苏轼工于七古,汪洋恣肆,妙设譬喻,直逼唐代李、杜,同时又在记事写景中恰到好处地穿插说理,倾诉心情,语词往往诙谐风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公认为宋代第一作手。这首《泗州僧伽塔》诗,很能代表苏轼七古的风格。

  “身世悠悠”等语,反映他当日心情;但其中较多地讲的是祷风于神的事。妙在即事说理,灵巧地揭露了神灵之虚妄,“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这首诗先写昔日(治平三年(1066)护父丧归蜀)南行过泗祷风于神,有求辄应的事。“逆风三门沙吹面”,极写风阻之苦;“香火未收旗脚转”,极写风转之速;“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朝饭议”,极写风转后舟行之快。诗说自己的船在这里受阻,听从舟子的劝说,去向僧伽塔祈祷,果然“香火未收旗脚转”,变了顺风,得以顺利前进。梅尧臣《龙女祠祈风》:“舟人请余往,山庙旗脚转”,“长芦江门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饭”,写在苏轼诗前,苏诗构思当受梅诗影响。苏诗写得生动流畅,胜于梅诗。

  特到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因祷风得遂而赞颂神灵之力;相反,他却由此发出一通否定神力的议论。“至人无心何厚薄”,看来好象抬高神沸,实则目的在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为道家以“至人无己”为修养的最高境界;而佛家讲“无人我相”,也是以“无心”为妙谛的。既本“无心”,即当无所厚薄;而“有求必应”,就不是“无我”而是有所厚薄了。妙在并不点破,反而说“我自怀私欣所便。”这意思是说,当时得风而欣喜,不过是自己私心,而神佛本来并无厚此薄彼之意。就行船来说:南来北往,此顺波逆,“若使人人祷辄遂”,风向就要一“日千变”了。这是一个极寻常的眼前事实,但从来无人从这里想到神佛之妄。孔灵符《会稽记》所言樵风泾故事,是讥“人心不足”的,与苏拭用意并不相同。“耕田欲雨刈欲晴”,是用来为下句作警。后来张耒在《田家词》中把它加以铺写,但归结为“天公供尔良独难”,亦显与苏轼原意相悖,点金成铁。用比较法讲古诗,不应看其形式之似,还应就作者用心细加区析。

  宗教,总是宣扬神力,鼓吹以祷祀求福佑的,所以苏轼这一点破是很有意义的。苏轼早年便认为“天人不相干”(《夜行观星》)其对佛、道,只是取其“至人无心”,超然自得,并非迷信;他后来一些求雨祷雪之诗,大抵皆视神灵如朋友,以“游戏于斯文”(黄庭坚语)。以前后之作例之,苏轼不信神佛是有思想墓础的。既有这样思想基础,又善于捕捉形象,且带着感情说话,故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一个很深奥的哲理命题,他写得如此生动有趣,这是很不容易的。

  接下去,用“我今”与“我昔”相对照;但如径直地写今日求风不遂,那就平弱了。他且不言风,而说心倩。“身世两悠悠”,就是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讲的“世与我而相遗”之意,亦即是说:世俗既不能了解自已,自己也不肯降心从俗。这是由于与王安石“议论不协”而引起的。就事论事,苏轼当时对新法认识不足,他后来也承认这一点。诗中好在一带而过,措词也还有分寸。正由“身世悠悠”,所以来去无心,去留任便,因而得行固好,留亦“不恶”。自己对去留无所谓,神也就懒得应其所求。明明是求风不验,却说“神亦倦”,给神开脱,语极微婉。明明由“议论不协”,心情苦闷,却“极力作摆脱语”(纪昀评语),不失豪放本色。这诗中有些话是很不容易措词的,他能说得如此明朗、如此自然、如此有趣,“纯涉理路,而仍清空如话”(纪昀评语),其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层层波澜,一齐卷尽,只就塔作结”,洵属“简使之至”(纪昀评语)。但“简便”也不是简单。他用“退之旧云三百尺”(韩愈《赠澄观》诗)凌空插入,笔势奇妙。僧伽是高僧,塔为喻浩设计的著名建筑(见《中山诗话》),其中有很多可写的话,他只用“澄观所营再修今已换”一语,将其一带而过,很快转入登塔看山。“百尺”“丹梯”,“群山”在望,着墨不多,境界开阔,且与上文“留不恶”遥遇相应,结构绵密。“无心”于仕途得失,有意而于大好河川,襟怀之豁达、趣味之高尚,皆意余言外。正由豁达豪迈,才敢于否定神权;复由其观察入微,“刻决入里”,故深探妙理,趣味横生。“姑知豪放本精微,不比凡花生容慧”(苏轼《题吴道子画》),可谓“夫子自道”。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34-336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5-8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站在山岭下看山,山就像起伏的浪涛,我看见别人登山岭,我也想去尝试。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每登高一段,就一回顾刚才所看的山,这时却发现,当我的脚已站得更高时,那山却又比我更高了。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xuán)争豪。
涛:江涛,浪涛。岭:山岭。旋:立刻。

一登一陟(zhì)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陟:升;登。回顾:回头看。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偶题三首

: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wéi)
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不道:犹不知。底处:何处。

(bò)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擘开:冲开。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yíng)回。
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wǎng)然。
萦回:徘徊荡漾。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qióng)随处弄潺湲。
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朱熹的《偶题三首》约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偶题三首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寒食上冢

: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

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北方少数民族以鞍马为家,以打猎为生。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泉水甘甜,野草丰美没有固定的地点,鸟儿受惊,野兽互相追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是谁将汉人女子嫁给胡人,风沙是无情的,而女子容貌如此美丽。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出门都很难看到中原人,只能在马背上暗自思念故乡。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在琵琶声中,胡人也会感到叹息。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如此美丽的女子流落异地,死在他乡,而琵琶曲却传到了汉宫里。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汉宫里争着弹昭君所弹的琵琶曲,心中的怨恨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细小的手生在闺房之中,只能学弹琵琶,不会走出闺房。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不知道沙漠中的云是这么飘出边塞的,哪里知道这琵琶声是多么的令人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汉宫里有一位美貌佳丽,最初天子并不认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突然间要随着汉使离去,嫁给匈奴国君,要去遥远的边地。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姣美的容颜天下无比,一旦失去,要再得到可不容易。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虽然天子发怒可以把画工杀死,对于事情又有什么补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眼前的美丑尚且不能分辨,怎么能制服万里之外的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汉代的“和亲”实在是笨拙之计,女子不要再用容貌炫耀自己。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明妃离去时伤心落泪,伤心的泪水哟,洒向花枝。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日暮黄昏狂风吹起,风起花落啊,飘向哪里?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漂亮的女孩大多有不幸的命运,不必怨天尤人,原应自己叹息!

参考资料:

1、 赵山林,潘裕民编著.桃李春风一杯酒 宋诗经典解读: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10:482、 陶文鹏主编.历史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02月:269-270

胡人以鞍(ān)马为家,射猎为俗。
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这组诗是为唱和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而作。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鞍: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中国:指中原地区。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zī)(jiē)
咨嗟:叹息。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新声谱:新曲谱,指昭君所弹的琵琶曲。

(xiān)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纤纤:细小貌。洞房:犹深闺。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黄云:沙漠上空的云,因黄沙弥漫,连云色也变黄了。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单于国:指匈奴。单于,匈奴的首领。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画工:传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定。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等皆同日弃市。见晋葛洪《西京杂记》。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yí)(dí)
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这里泛指华夏以外的各民族。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参考资料:

1、 赵山林,潘裕民编著.桃李春风一杯酒 宋诗经典解读: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10:482、 陶文鹏主编.历史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02月:269-270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这组诗第一首头四句,破空而来,用类似散文的诗语,写胡人游猎生活,晴示胡、汉之异。接着以“谁将汉女嫁胡儿”,接到明妃身上。写明妃以“汉女嫁胡儿”,以“如玉”之颜面,冒“无情”之“风沙”,而且“身行”之处,连“中国(指中原)人”也看不到,明示明妃“流落”之苦。接下用“推手为琵却手琶”,紧承“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却手”,犹言一推一放。“琵琶”本是象声词,如同现代说的“噼啪”,以乐器之声为乐器之名。一推一放,噼噼啪啪,刻画明妃满腔哀思,信手成曲。但琵琶哀音,却十分感人,连胡人听了“亦咨磋”不已。这种写法与王安石“沙上行人却回首”相同。以上三层,由胡、汉习俗之异,写到明妃流落之苦,再写到明妃思归作曲,谱入琵琶,层次井然,而重点在于这一琵琶“新声谱”。因为作者正是要就此抒发慨叹的。

  “玉颜”句承上;“琵琶”句启下。脉络十分清晰,而笔势极为矫建。作者所要讲的就是琵琶“传入汉家”以后的反应。明妃的“思乡曲”,本应引起“汉家”的悲悯、同情与愤慨;然而“汉宫”中却将其视为“新声谱”来“争按”,以别人的苦楚,供自己享乐。“遗恨”、“苦声”并没有激起应有的反响。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汉宫中“纤纤女手”“学得琵琶不下堂”,正是因为统治者喜好这种“新声”的缘故;而喜好这种“新声”,正是因为他们“生于深宫之中”,根本不知道边塞之苦。这里讲的就不止“纤纤女手”了。自石晋割弃燕云十六州,北边广大地区在北宋一直没有恢复,有许许多多“流落死天涯”的百姓。仁宗时,辽国、西夏交替侵扰,而宋朝君臣却仍粉饰大平,宴安如故。“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这正是作者对居安忘危、不事振作的宋朝君臣的揭露与谴责。以前写明妃的人,或写明妃个人遭遇,或借以抒发“士不遇”的感慨,欧阳修却从夷夏之辨讲起,从国家大事着眼,这是他高于前人之处。而且,议论国事,却只就琵琶“新声”而言,能从小中见大,因而较《和王介甫明妃曲》后篇的“在诗中发议论”,艺术性更强。

  第二首诗中“汉宫”四句化用西汉李延年诗歌之意,略叙明妃事实,笔力简劲。“绝色”两句,紧承前四句,妙在完全用“重色”的君王的口吻说话;“虽能”两句转向责备汉元帝,就事论事,语挟风霜。但这只是为下边两句作铺垫。

  “耳目”两句,为全篇警策,宋人说它“切中膏肓”(《诗林广记》引钱晋斋语),得以广泛传诵。诗人说,眼前的美丑尚不能辨,万里之外的“夷狄”情况何以判断?又何以能制定制服“夷狄”之策呢?这是极深刻的历史见解,而又以诗语出之,千古罕见。事实却不是“制夷狄”而是为“夷狄”所“制”。因而自然引出“汉计诚已拙”这一判语。

  “汉计诚已拙”语简意深,是全诗主旨所在。汉代的“和亲”与宋代的“岁币”,同是乞求和平,为计之拙,正复相同。诗中表面上是说汉朝,实际上是说宋朝。妙在一经点出,便立即转入“女色难自夸”,以接回明妃身上,否则就成了《和亲论》而不是《明妃曲》。

  “明妃去时泪”四句,用泪洒花枝,风起花落,渲染悲剧气氛,形象生动,但主要用以引起“红颜”两句。这两句要明妃“自嗟”“薄命”,怨而不怒。欧阳修对王安石诗中讲的“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等语,也像王回等人一样,有所误解,故下此两句,以使之符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欧阳修、王安石的思想境界之差别,亦于此可见。但解释时也不能太坐实,像钱晋斋说是“末言非元帝之不知幸于明妃,乃明妃之命薄而不见幸于元帝”,则与篇首“天子初未识”,“耳目所及尚如此”相矛盾,有失于诗人“微而婉”之旨。

  前一首写“汉宫”不知边塞苦,后一首写和亲政策之“计拙”,借汉言宋,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间叙事、抒情、议论杂出,转折跌宕,而自然流畅,形象鲜明,虽以文为诗而不失诗味。叶梦得说欧阳修“矫昆体,以气格为主”(《石林诗话》),这首诗正是以气格擅美的。

参考资料:

1、 吴孟复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31-134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