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醪河

:
往事悠悠逝水知,临流尚想报吴时。
一壶能遣三军醉,不比商家酒作池。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徐天佑

绍兴山阴人,字受之,一字斯万。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大州教授,日与诸生讲经义,听者感发。恭帝德祐二年,以国库书监召,不赴,退归城南,杜门读书。四方学者至越,必登门造访。天祐高冠大带,议论卓卓,见者以为仪型。 6篇诗文

猜你喜欢

在金日作·选二

: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年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眥穿胸不汝忘!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装满一肚子诗书,博古通今。连年流落他乡,最易伤情。

南冠年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囚徒整天关押在帅府里,哪年才有机会回到宋京?

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可叹立身正直动辄得咎,谄媚奔兢之徒,反据要津。

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锋利的莫邪剑啊,你在哪里?不杀尽这些奸邪,此恨难平!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沉沉的长夜里,帐幕上布满严霜。有时候,我也做梦回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听说金国人要把我长留不放,我自信能够学苏武北海放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想起两朝君王都遭受贬辱,遥念祖国原野上已经久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眥穿胸不汝忘!
人生一死全不值得重视,对于你的仇恨,我死也不会遗忘!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南冠:这里作囚徒解;军府,将帅的衙门。

开口摧颓(tuí)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开口”句:摧颓,毁坏、废弃的意思。抱朴,保持纯洁的本性。协肩,耸起肩膀,献媚的样子。腰金:腰围金带比喻有权势的人。

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莫邪:传说春秋时,吴国干将和莫邪夫妇造雌雄两剑,就以干将名雄剑,莫邪名雌剑,都是有名的剑。奸邪:指当时南宋当权的一批投降派首领黄潜善、汪伯彦、秦桧等人。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西河馆:这里指金国用同样手段对待作者。北海羊: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送去北海牧羊,先后十九年,始终不屈,所持汉节的节旄全都脱光了。

回首两朝俱草莽(mǎng),驰心万里绝农桑。
两朝:指徽宗和钦宗两帝。草莽:野草,古时称不在朝的臣子为“草莽之臣”。这里指皇帝已被贬黜为老百姓。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眥(zì)穿胸不汝忘!
裂眥:愤怒得胀破眼眶。汝:指金国。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眥穿胸不汝忘!

  作者出使金国被扣。第一首写他流落北方、不能回国的痛苦心情,并把满腔愤恨集中到那些误国殃民的“奸邪”身上,希望把他们消灭干净。第二首写他热爱祖国的真诚,不管金国怎样厚待他,他也宁愿忍受最大的痛苦,甚至牺牲生命而决不变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壁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夫妻分别后,恩情便已断绝。燕子难回旧巢、璧月再不圆满,玉簪折断,覆水难收,时光荏苒,空留余恨。殷勤的青鸟捎来你的书信,道观幽幽凄清孤寂。情缘难断,缠绵悱恻之辞,正似苏蕙织的回文锦字,又好比唐代宫女的红叶题诗,饱含多少幽怨;但现实无情,已是仙凡异路了。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梦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泪下两行,想起我们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记得彼此初见是在谷口园林的客栈,银屏掩映,低声笑语。而此时回想起来,仿佛是场美好的梦。难道此生就这样永远不能看见了吗?不,我要拿那半镜,去寻找出高价出售的人,也许有重圆的一日。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壁月长亏,玉簪(zān)中断,覆水难收。青鸾(luán)送碧云句,道霞扃(jiōng)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青鸾: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文梭:织布的梭。宫叶:红叶题诗的典故。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gōu)。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梦时冉(rǎn)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驿舍: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房屋。也泛指旅店。冉冉:慢慢地、缓慢地。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只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紫箫吹散”活用弄只与萧史的传说,劈头就写出夫妇的离散,也暗示原先的恩爱。“燕子”“空楼”用唐代张尚书后,姬人关盼盼怀念旧爱,居张氏第中燕子楼十余年而不嫁的故事,进一步说明自己同李氏间生死不渝的爱情一“空”字,尤能令人联想到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名句。紧接着连用三种象征:明月已缺,难以再圆;只簪中断,无由再续;覆水入地,无法重收,喻说事情的无可挽回。自古视花好月圆为美满的象征,此时词人的内心世界中已是“璧月长亏”。“只簪”句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只簪,只簪欲从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诗里用“覆水”传说的如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情知覆水也难收”,又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

  诸作皆言弃妇事。以下接着写从书信中了解到李氏的心情。霞、雾一类辞,是唐宋诗词描写道家生活的常见语。殷勤的青鸟,捎来了李氏的信。以“碧云句”,即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拟休上人怨别诗》)。她诉说幽闭在道观里的凄寂难堪。虽作了女道士,可情缘难断,缠绵悱恻之辞,正似苏蕙织的回文锦字,又好比唐代宫女的红叶题诗,饱含多少幽怨;但现实无情,已是仙凡异路了。

  下片写在悠悠隔绝的痛苦中,转而追怀往日恩爱。

  记得彼此初见是在谷口园林的客栈,银屏掩映,低声笑语。而此时回想起来,仿佛是场美好的梦。情景冉冉如昨,醒来却是一片新愁。词情至此,低徊无已。紧接着忽然掀起高潮。词人说,难道此生就这样永远不能看见了吗?不,他要拿分收的半镜,去寻找出高价出售的人,也许有重圆的一日。这结笔二句,仍是用前一首“鸾鉴分收”的故事。不过,前面是取其破镜之意,这里却是用其重圆之义。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夫妻诀别,各执半镜,约她日后以正月望日卖镜于都市,冀可相见。后来果真被他言中。(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皇州”即京都,原是故事里卖镜的地方,活用不必拘泥。两词原是一组,前说被镜之痛,后说重圆之愿。破镜重圆之一典故的反复再见,并非雷同的运用,而标志着词中悲剧历程的起点与终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喜迁莺·花不尽

: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花落花又开,柳叶绿又衰,花开盛衰无穷尽,与我此时情相近。离别美酒情谊深,画船起航全成空。离别不必太伤情,人生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劝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风浪急,宦海茫茫沉与浮,古今看来梦一回。

参考资料:

1、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年 :第86页 .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gōng)船一棹百我空。何处不相逢。
觥船:大酒杯。出自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棹百我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一棹(zhào):划桨一次,指大杯饮酒一次。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天若:出自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参考资料:

1、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年 :第86页 .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这是一首赠别词,作者将离情写得深挚却不凄楚,有温柔蕴藉之美。  

  起笔“花不尽,柳无穷”借花柳以衬离情。花、柳是常见之物,它们遍布海角天涯,其数无尽,其广无边;同时花、柳又与人一样同是生命之物,它们的生长、繁茂、衰谢同人之生死、盛衰极其相似,离合聚散之际,也同样显露出明显的苦乐悲欢。“应与我情同”是以花柳作比,衬写自己离情的“不尽”和“无穷”,宛转地表露了离别的痛苦之深。“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题禅院》诗。作者这里强作旷达,故示洒脱,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为劝解之辞,而“何处不相逢”,则是以未来可能重聚相慰。对友人的温言抚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尽量挣脱离别痛苦的复杂心态,他既无可奈何,又故示旷达。 

  下片自“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起,词情一转,正面叙写离别之情。高山流水,贵有知音,朱弦声悄,是因挚友远去,一种空虚寥落之感油然而生。“天若有情应老”,用李贺句意直抒难以抑止的离别哀伤。结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二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又一次劝解。同为相劝之语,此处内涵上却与上片不同。上片劝慰之语只就当前离别着眼,以醉饮消愁、今后可能重逢为解,是以情相劝;此处劝语却透过一层,以利名如梦为解,属以理相劝,劝解之中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跻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场中的尔虞我诈,宦海风波的险恶,人世的盛衰浮沉,抚念今昔,恍然若梦。  

  这首词明快、自然,读来如行云流水,与作者其它词风格迥异。其思想内核,一方面是藐视名利,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全词抒写离情别绪中,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参考资料:

1、 马文作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 :第273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眉妩·戏张仲远

: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在那垂杨深处,高楼林立,芳草满地之处,日落西山的傍晚时分,他没有回家,竟快马加鞭直往那青楼去,进入有重重幕帘的那间房子,与那漂亮且能歌善舞的姑娘相会。一时杯声相应,艳歌响起,酒兴助歌舞,人已喝醉,两人携手沉浸在云月之间,欢乐忘了夜晚凉意。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无限风流终有分别一刻,情难忘,暗藏绣花鞋,偷寄书信互表心意。相约明天日落时,以津鼓响起为号,再聚爱情江上,释放激情,欢乐一场。好景不长犹似花落去,这样偷情愁断魂,终是烟水不能融合,相隔遥远。还是要想方设法争取长携手,同舟共济,永远不分离。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25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沙楼去,重帘下,娉(pīng)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杜若:香草名,亦名山姜。芳草的代名词。沙楼:指豪门贵族家、娼妓住所或富贵人家闺阁。此词当有娼妓住所之意。娉婷:指好漂亮,娇美。翠尊:饰以绿玉的酒器。尊:同“樽”。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lǚ),偷寄香翰(hàn)。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gě)、镇长见。
弓履:弓鞋,指旧时女人穿的鞋,秀鞋。香翰:有香味的书函,代指情书。津鼓:渡头更鼓。湘江:在湖南,此处点明湘江,应在湖南,但词意当指爱情之江。解春缆:解是解开,放开;缆是系船的缆绳;春缆乃是指男女情爱之激情。舸:大船。镇:为镇住、永远之意。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25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此词上片写主人公张仲远在黄昏时到芳草之地,骑马到青楼伎馆,与美好善舞的伊人相会,尽情沉浸在酒乐之中,到了云中月里,情暖抵消夜深凉意。起笔写与情人幽会时间地点,地点在一派垂杨、园林毗连、芳草满岸之处,时间在行人欲归未归时节。接着写温馨的幽会情景,将场景由室外移向室内:两人举起玉杯相对饮酒,又听女郎唱了艳冶的情歌,主人公深受感动,两人便携手步月,深深留恋这良辰美景暖意融融的氛围。词人用“飞燕”指称女郎其人,见出她风姿俏丽,能歌善舞。

  下片写欢乐终是要散,以暗藏绣鞋,偷寄情书延续和沟通感情,并且约好在闻到津鼓声时再纵情欢乐。换头承上启下,“无限风流”总拢一句,然后具体陈述风流韵事。“明日”以下写即将分别情事:渡头更鼓偏不作美,旅船待发,催人登舟;“乱红万点”以落花渲染离情;“怅断魂”设想别后烟水阻隔、两地遥望之情景。结尾三句,再起波澜,宕开一笔,遂即收结,颇见功力。这里蕴含着这种偷情生活不能长久,好似烟水之隔,要争取长携手永不分离之意。其中“暗”字、“偷”字,颇富情趣,也略略拍合题中的“戏”字。

  此词从构思上由今天的欢乐终是散,想到明天或将来的期盼。从艺术上说是写得高雅而脱俗,把男女偷情约会写得精致,惟妙惟肖。从一次相会上升到希望永远不分离,围绕一个“情”字来写就不落入“情”中。是绯闻却没有绯闻核心内容,以欢歌纵酒为主要情节,没有俗的相拥,相吻痕迹,以期盼再相会,永远不分离的思想活动下笔,渲染再相会的后果。虽然永远不分离是一个虚幻的想象,但也提醒偷情人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发不可收,不能有此偷情念头,要洁身自好。难怪张仲远的妻子发怒抓损丈夫的面容,她也想阻止丈夫再次发生偷情之事。

  到此就不难看出姜夔写此词之旨:是劝戒人们要守住道德底线,偷情是一件“怅断魂”的事。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252、 阿袁.宋词故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226-23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参考资料:

1、 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版 :第106-107页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67页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2页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piāo)(miǎo)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原题“黄州定惠寺寓居作”。漏:指更漏而言。这里“漏断”不过说夜深罢了。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g)。拣尽寒枝不肯栖(qī),寂寞沙洲冷。
省:理解。“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参考资料:

1、 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版 :第106-107页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67页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2页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现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释为准,他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东坡又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去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二日与潘郭二生出郊游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并韵》)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像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可以作为对照。这首词应该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济论词主“有寄托”与“无寄托”之说,以为“非寄托不入”,而“专寄托则不出”。东坡此词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为是词”,乃“触发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这正是苏轼的才学,气度,思想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666-668页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2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