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鹤关音信断,龙门通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这几句意谓:可寒衣虽然准备妥当,这龙门戍地的道路却又很长很长,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边,这寒衣怎么能送到你的手中呢?只好让它搁在那儿独自地散发熏烤的香味了。全诗到这里嘎然收束,那不尽的愁思,那远戍他乡征人的悲苦,只好留给读者去玩味,揣摩了。这里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无限的效果。表面上看是诗人对一对“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的人为分离而寄予无限的同情,实际上是作者对唐统治者发动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战争的谴责与抗争。不难看出,作者善于吸取《诗经》、《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华,但比之表现的感情更为细腻,更能打动读者的情思。可以想象,作者是和着泪永挥写这首诗的,不过,他把眼泪洒在诗篇之外罢了。

  从诗人记事起,唐王朝就无休止的进行武力征伐。据史书记载,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兴兵讨伐西突厥,擒沙博罗可汗;公元661年又讨伐百济,灭掉了百济国,并击败了日本的援兵;接着又征高丽,擒高丽王高藏。作者十五岁那年,即上书右相刘祥道,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该文中说:“伏见辽阳求靖,大军频进,有识寒心,群黎破胆。……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常卒……飞刍挽粟, 竭淮海之费 ……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上刘右相书》)这种反侵略、反扩张的思想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作为诗人,王勃把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是理所当然的。可以说《秋夜长》是诗人作品中反映现实最深刻的诗篇之一。把这首诗放在初唐诗坛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中来分析、来评价,不难看出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可以肯定地说:诗人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盛唐和中唐的现实主义诗篇已相去不远。在那样的时代,作者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反映现实社会的佳作,当犹如平地而起的一声惊雷,使得那些仍醉心于宫诗、艳诗的文人为之一震,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鹤关音信断,龙门通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这几句意谓:可寒衣虽然准备妥当,这龙门戍地的道路却又很长很长,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边,这寒衣怎么能送到你的手中呢?只好让它搁在那儿独自地散发熏烤的香味了。全诗到这里嘎然收束,那不尽的愁思,那远戍他乡征人的悲苦,只好留给读者去玩味,揣摩了。这里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无限的效果。表面上看是诗人对一对“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的人为分离而寄予无限的同情,实际上是作者对唐统治者发动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战争的谴责与抗争。不难看出,作者善于吸取《诗经》、《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华,但比之表现的感情更为细腻,更能打动读者的情思。可以想象,作者是和着泪永挥写这首诗的,不过,他把眼泪洒在诗篇之外罢了。

  从诗人记事起,唐王朝就无休止的进行武力征伐。据史书记载,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兴兵讨伐西突厥,擒沙博罗可汗;公元661年又讨伐百济,灭掉了百济国,并击败了日本的援兵;接着又征高丽,擒高丽王高藏。作者十五岁那年,即上书右相刘祥道,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该文中说:“伏见辽阳求靖,大军频进,有识寒心,群黎破胆。……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常卒……飞刍挽粟, 竭淮海之费 ……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上刘右相书》)这种反侵略、反扩张的思想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作为诗人,王勃把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是理所当然的。可以说《秋夜长》是诗人作品中反映现实最深刻的诗篇之一。把这首诗放在初唐诗坛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中来分析、来评价,不难看出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可以肯定地说:诗人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盛唐和中唐的现实主义诗篇已相去不远。在那样的时代,作者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反映现实社会的佳作,当犹如平地而起的一声惊雷,使得那些仍醉心于宫诗、艳诗的文人为之一震,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88篇诗文

猜你喜欢

缚鸡行

: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

家中厌鸡缚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家里人最讨厌鸡儿缚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昆虫鸡子与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责备那小奴快解绳放鸡一命。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啊,鸡与虫的得失无终无了啊,我倚楼阁注目寒江而思潮难平。

参考资料:

1、 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9:2382、 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18553、 孙士英.酉鸡起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95-96

小奴缚(fù)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喧争:吵闹争夺。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pēng)
食虫蚁:指鸡飞走树间啄食虫蚁。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斥:斥责。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yǐ)山阁。
得失:指用心于物。无了时:没有结束的时候。山阁:建在山中的亭阁。

参考资料:

1、 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9:2382、 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18553、 孙士英.酉鸡起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95-96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缚鸡行》大约在公元766年(代宗大历元年)夏历岁暮作于夔州西阁。

  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鸡,要拿到市上去卖,而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议。“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诗人一询问,原来是因为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有伤生灵,所以要卖掉它。然而诗人仔细一想,鸡卖出去不是也要遭受宰杀的厄运吗?为什么人对虫子要施以厚恩,而对鸡却要报以刻薄呢?诗人对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然而诗人再仔细想想,放了鸡,虫蚁不是又要遭受灾难了吗?反复想来,实在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只好倚靠在山阁上,注视着寒冷的江面,江水正浩浩东去,远处是迷蒙的烟霭,一片苍茫。诗中似乎表现了一种道家的思想。据《庄子·列御寇》:“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而,陈师道说:“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杜诗镜铨》引)但似乎又是佛家的思想。王右仲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知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杜臆》)

  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杜甫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年老力衰,已“无力正乾坤”。萧涤非先生说:“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杜甫诗选注》)可见诗中仍然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此诗的别致之处,还表现在语言上。杜诗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千锤百炼而严整精工,但此诗语言却平朴自然,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如同当面交谈,读来亲切动人。这与表现细小的生活情节,与抒发表面看来轻松的感情,是极为适宜的。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他还引了李德远的拟作《东西船行》进行比较:“‘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更是一语破的:“宕开一笔,妙不说尽。”的确,此诗最纯之处就在于结句。一是在结尾处故意采用逸宕手法,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二是将上面所议论的内容突然收起,将欲尽未尽之意如盐著水般地化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含蕴无穷,韵味悠长。《东西船行》的结句“行藏任天理”之所以不能与“注目寒江”同日而语,就在于已经把道理说尽,没有回味的余地。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90-29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荷花

: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李将军家为乘凉而设席,我乘马伴着那夕阳而来游曲江。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唯能于梦中见其倩影了。

参考资料:

1、 刘建龙.诗词类鉴: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01:第41页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7-83、 ​吴慧.李商隐研究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5:第220页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并:比,匹敌。

瑶席乘凉设,金羁(jī)落晚过。
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落晚:向晚。

回衾(qīn)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zhào)歌。
前秋:秋前。棹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棹(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参考资料:

1、 刘建龙.诗词类鉴: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01:第41页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7-83、 ​吴慧.李商隐研究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5:第220页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这是一首咏荷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展现出诗人的婚前大胆追求阶段内心美的期待与欢会时的情景。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诗一开头便极言荷花之芙,先说它的色,后写它的香。就其色而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十亩方塘,田田绿盖。颜色纯净,姿态婷婷,摇曳在清风之中,那种清新明丽之美和那红绿相映所产生的美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其色如此,其香也独具一格,英特点是“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这既“远”又“清”的芳香在群芳之中的确是少见的,所以,从色彩和香气上看,荷花确实不同一般的凡花俗卉。难怪诗人惊叹它“无色可并”,无香可比,深深地迷恋上它,实际上这是诗人为爱侣的美色而醉心。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前一句是在月下观赏,后一句是在夕阳下观赏。调整后的语序是:“金羁落晚过,瑶席乘凉设。”夕阳下的荷花自有一番风韵,那鲜艳的花朵衬着碧绿的荷叶,本已娇媚非常,这时它上面又洒上了夕阳的金辉,带上了“金羁”。就更加鲜艳绚丽、光彩照人了!而月下的荷花,那种朦朦胧胧的美也是令人心醉的,淡淡的夜色。皎皎的月光。这是荷花的衬景。徐徐的清风,摇动着花朵花叶,又给这奇妙的画面增加了动感。此时的荷花娇美轻盈,摇曳多姿,仿佛月中的仙子,款款移步于琼楼玉宇之中,与特有的环境,特有的氛围交织共融,产生梦幻一样的关,这两句的实际内容是诗人从傍晚到黑夜约会情人,面对爱侣时的情形。诗人同时写的《曲池》一诗有“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的诗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况。

  五、六两句“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也是描写与爱侣的欢会。前四句主要是托物寓意,用的是曲笔,写得比较“隐晦”,而这两句近于写实,比较明显。前一句侧重于场面描写:又点亮了灯,明亮的灯光照着锦被。由这场景可知两人的感情达到何种地步了。后一句重在写人,交待得十分清楚:女方是渡水而来,罗袜已经被水打湿了,表现出女子的痴情,也表现出诗人的细心。

  最后两句“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是叹别。“前秋”是秋前之意,因为前面是“预想”.当然不会是过去时而是将来时。“棹歌”一句是用典。《南史·羊侃列传》记载羊侃“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此外“梦棹歌”即“梦采莲”之意,也即梦想再次相会的意思。“莲”,是“怜”的谐音,“采莲”(怜)意为求欢。这一联中的第一句,推开了一步:诗人此时本来是和情人欢会。

  鱼水相得,可是却又忽然间发愁了。愁什么?原来他想到在秋天到来之前就要与恋人分别了。于是便预想起别后的情况:天各一方,不易相见,只能是“梦棹歌”,即只能在梦中相会了。相会之时想到离别。心中犯难;离别之后,又难相会,更令人难以忍受。实在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啊!这推开一步的预想,从侧面透露出两人感情的深度,所以,当诗人的这位爱侣后来亡故之后,他故地重游之时。眼见凤去楼空,抚令追昔,无限凄楚:“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在那荷叶初生的春天我与你相遇,并从此增添了离愁别恨,而今你像枯荷一样谢世了,只留给我一片凄凉。只要我身在人世,对你的情意就永远不会消失。曲江池头那无尽的流水啊,你带给我多少惆怅!可见《荷花》一诗,不是一般的咏物诗,它是李商隐爱情生活的写照。

  这首诗主要用象征手法,借描写荷花来寄托自己的情事。本来是描写自己热恋之人,但却不直接描写女方本身,而是以荷花出之。即使是描写欢会之事,也不用直白之笔,而是通过“衾绮”、“罗袜”来侧面暗示,没有露骨、庸俗的平直之语。

参考资料:

1、 靖宇.唐诗多用途 多功能辞典:辽海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83-842、 刘建龙.诗词类鉴: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01:第41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南归阻雪

: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2页2、 孙建军等.《全唐诗》:线装书局,2002年:第1213页

我行滞(zhì)宛许,日夕望京豫(yù)
滞:不流通,引申为滞留。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京豫: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旷野莽(mǎng)茫茫,乡山在何处。
莽茫茫:郊野广漠无际。乡山:故乡的山脉。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村际:中间。

积雪覆平皋(gāo),饥鹰捉寒兔。
平皋:平原。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文墨:写文章。属意:倾心。章句:章节与句子。

十上耻还家,裴(péi)回守归路。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裴回:徘徊。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2页2、 孙建军等.《全唐诗》:线装书局,2002年:第1213页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此诗前四句交代时地,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的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达了诗人忧郁和冷漠的心情。

  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一个“望”字,让诗人哑口无言,痴呆傻愣。一个“莽”字,透露了诗人的心凉。

  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孤烟”可以看成“孤”,此时看出诗人的内心的孤独。一个“覆”可以看出当时下雪之大。

  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十上”一词借远古的苏秦两手空空,失败而归,耻于回家的经历,抒发自己想家,而又不敢回家的感慨。

  全篇写景抒情真实自然,曲折凄楚。“守”字写他在旷野上徘徊不已等待雪过之后重登归途,更表现出一种茫然呆滞、六神无主的心理与神态;如从深层的兴寄的角度看,则可看做是诗人在人生的出仕与归隐之间傍徨矛盾、最终不得不归隐的象征性描写。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6月版:第38-39页2、 陶文鹏.《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第328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暮江吟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34-535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3-254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sè)瑟半江红。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34-535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3-254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

  最后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说: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秋天的江边夜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露似珍珠”,写出秋叶特点。九月初三,月亮刚出现,还是月牙儿,弯弯的,所以说像一张弓。“月似弓”,进一步点出月初的秋夜。这句重点写了秋夜露珠和新月,连用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参考资料:

1、 张燕瑾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舟中晓望

: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参考资料:

1、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挂席:挂帆,扬帆。水国:犹水乡。遥:遥远。

(zhú)(lú)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接:靠近,挨上。风潮:狂风怒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访,造访,参观。

坐看霞(xiá)色晓,疑是赤城标。
霞色:云霞的颜色。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参考资料:

1、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挂席东南望”,开篇就揭出“望”字,可见情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况且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既然如此,只好暂时忍耐些,抓紧赶路吧。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争利涉”以一个“争”字表现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跟上句相连,便有乘风破浪之势。

  到此自然想要知道他“何往”了,第三联于是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其实是诗人自问自答:“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遥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无多少诗味。然而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感到作者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在无字处,在诗人出语时的神情风采之中。

  正因为诗人是这样陶然神往,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便引起他一个动人的猜想:“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省净,表现朴质,没有用一个精美的字面,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坐看”照应“望”字,但表情有细微的差异。一般说,“望”比较着意,而且不一定能“见”,有张望寻求的意味。而“看”则比较随意,与“见”字常常相联,“坐看霞色晓”,是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可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未尝不出于内容的要求。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7-8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