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
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136篇诗文

猜你喜欢

梁州梦

: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杓李建)、乐天杓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晚上在汉川的驿站过夜,做了一个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一起游玩曲江,同时去了慈恩寺的一些庭院,突然醒了过来。换乘的马匹到了阶下,驿站的小官告诉我天亮了。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梦见与李建和白居易一起游玩曲江,又到了慈恩寺里的各个僧院游览。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后来突然惊醒,换乘的马已牵到阶下,驿站小官告知已天亮,这才知道自己身在古老的梁州。

参考资料:

1、 杨乾坤选注.唐诗秦岭: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04:第158页2、 谢永芳.元稹诗全集:崇文书局,2016.04:第339页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即邮吏,驿站小官。 排去马:乘马前行。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古梁州:梁州在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已升为兴元府,元稹出使东川日,在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故曰“古梁州”。

参考资料:

1、 杨乾坤选注.唐诗秦岭: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04:第158页2、 谢永芳.元稹诗全集:崇文书局,2016.04:第339页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杓李建)、乐天杓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时萦绕心头情事,由于压抑往往变得更为强烈,便借梦境或幻觉来表现,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牡丹亭》的“惊梦”,杜甫的《梦李白》,都是此种潜意识作用,文学上屡有反映。

  此诗的前两句描写梦中之境,情调欢乐、兴致浓烈;后两句描写梦醒之后的情景,笔锋转折、怅然若失。此诗语意简洁,主要特点是布置得法,情味调度,以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衬托出两人的深厚情谊。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两句写入梦。元稹与白居易中进士后又同于贞元十九年杓公元803年)制举“拔萃”登科。按唐朝惯例,进士录取放榜,皇帝即在曲江赐宴,然后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曲江、慈恩寺向为长安名胜,平时更少不了骚人宴饮,墨客流连。元稹和白居易也曾有多次游寺。此诗先把往昔经历的画面剪辑成梦。慈恩寺为高宗李治纪念生母长孙皇后所建,有十三院落。“院院”不仅加强“景深”,也深化了偕游情趣。此是虚景,虚中有实。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两句写出梦。伴随亭吏的吆喝,画面从慈恩寺梦中情景,转为梁州驿亭醒时惊觉。此是实境,实中有虚,前后相映成趣。“排去马”为此诗艺术构思关键,上承“院院游”盎然游兴,下承惊醒时索寞意绪,先让时间交迭产生错觉,又把空间拉开扩大距离。此种“大跨度”“大写意”结构方法,具有跌宕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

  此诗平平叙事,无惊人之笔,委婉情致全蕴蓄记叙中,体现唐诗“本色”特点。元稹“忽惊身在古梁州”,也同样表现了浑融真醇情性与蕴藉无尽风流。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39-541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浪淘沙·其七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chù)山回。
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须臾(yú)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须臾:短的时间,片刻。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钱塘江,又称为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田园乐七首·其三

: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林西 一作:村西)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采菱(líng)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策杖:拄着棍杖。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桃花源: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药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有德能者为政本无机心,服药求仙亦并行不悖。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叶县的丹灶已经泥好,该在瀛洲与赤松子结伴而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先师有诀神必将相助,圣人无心任炉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服下九转丹能生翅成仙,崔明府乘凫忽去将依何地?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5-926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美人:此指品德美好的人。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yíng)洲当伴赤松归。
叶县:今河南叶县。丹灶:炼丹用的炉灶。瀛洲,海中仙山。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先师有诀(jué)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神将助:葛洪《抱朴子》:“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fú)忽去定何依。
九转:九转丹。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5-926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借服药求仙喻已,暗寓有德能的人不会有违心意。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陈述诗人丹灶已泥好、结伴赤松仙人回归的景致,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情趣。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描绘一幅山神助药成丹、炉火自飞飘逸的幻美仙境,宛如“若有道者登居之,则山神助福”一般。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刻划出李白超凡脱俗的想像力,也借双凫的典故,暗寓从政与成仙并非不可调和的。

  前四句前解,炼丹的炉火不必一定确有其事,即使真的没有,也没有需要说清楚,留给与诗人一般的有德能的人,寄托内心处的雄心,悠然自得,闲情自乐。虽说这样,成仙还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是否妥当,方相适应。正如深山闲院,是地利;晚年绝欲,是人和;长夏凉风,是天时;却病摄心,是妥当。除了这四个因素之外,就不要妄意成仙了,甚至如崔,现为雍丘,而署安丹灶,这真是老大不方便啊。看诗人这四句诗意,全是满肚不悦的情愫,也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不甘之情。

  一二句,说从政久早已忘机,与仙理冥合,合乎情理;三四句,说现今从事炼丹,一定能够超凡脱俗而离去,反之便是服药求仙不是为政之道,雍州公廨不是烧丹的地方。而其词令乃更委婉,这不是其他诗人所能醒悟的。

  后四句后解,只为要问他“但”字、“何”字,言崔信慕既笃,功夫转深,神必将助,火必自飞,理之自然,固不必说。但不知既生羽翼,乃欲何去?雍州苍生,又如之何?真是教他挢舌抵齿,无法应对,妙绝妙绝。

  解读此诗,始知全集中有无数神仙丹药之妙语,皆是当日雄心寄托。所谓世上绝顶聪明男子,则如先生者是也。

参考资料:

1、 (清)金圣叹.金圣叹评唐诗全编:陈德芳校点,1999:86-8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南乡子·其四

: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洞口是哪户人家呀?屋前木兰树造的小船上系着好看的木兰花。身着襦裙长袖的女郎们互相邀约去水边游玩,春风湖面,女孩们的笑闹嬉戏声不时传来。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pǔ),笑倚春风相对语。
木兰:乔木,又名杜兰、林兰,状如捕树,木质似柏树而较疏,可造船,晚春开花。红袖: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词。相引去:相互邀约而去。引:招引。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这首词写南方少女的欢情。作品以虚拟问句开头,以“木兰船系木兰花”写洞口之家的实景,流露出无比赞美之情。“红袖”三句继续写洞口之家的人事,活现南方少女相引相招,相依相偎,亲昵欢快地游春谈笑的场面。

  此词表现的是,世事清明,心情舒畅,岁月静好,江山无声。有的只是红颜女子引舟,春风湖面,莺歌燕语。中原战乱之中,在偏安一隅的西蜀,却有着这般恬静、悠然的江南好风光,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参考资料:

1、 拙风文化网.南乡子·其四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