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2、 梁守中 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曾随织女渡(dù)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天河:银河。云间:天上,喻宫廷。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

休唱贞(zhēn)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贞元:唐德宗年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当时:一作“如今”。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2、 梁守中 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此诗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这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艺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然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此时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万千,所以,无论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以察觉到诗人的心情激动的程度,他的心潮是起伏难平的。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5-84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
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

注释
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天河:银河。
云间:天上,喻宫廷。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
贞元:唐德宗年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当时:一作“如今”。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2、 梁守中 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因革新运动失败。柳、刘等八人,都被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零宦海、久经风波之后。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5-84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这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艺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然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此时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万千,所以,无论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以察觉到诗人的心情激动的程度,他的心潮是起伏难平的。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5-84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604篇诗文

猜你喜欢

雪晴晚望

: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参考资料:

1、 滕咸惠 程相占.唐诗精选.北京市:金盾出版社,2002年:361页2、 王洪.中国古代诗歌精译.北京市:朝华出版社,1993年:464页3、 陈增杰.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773页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qiáo)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贫者所居。危峰:高耸的山峰。

野火烧冈(gāng)草,断烟生石松。
石松:石崖上的松树。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却回:返回。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参考资料:

1、 滕咸惠 程相占.唐诗精选.北京市:金盾出版社,2002年:361页2、 王洪.中国古代诗歌精译.北京市:朝华出版社,1993年:464页3、 陈增杰.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773页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诗人视线又移向另一角度。那边是“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而傲立的古松又冲破烟雾耸向云天。“野火”、“断烟”是一联远景,它一明一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冈草”貌似枯弱,而生命力特别旺盛,“野火”也不能烧尽。“石松”坚操劲节,形象高大纯洁,“断烟”也不遮掩。

  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渐渐降临,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这一收笔,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作者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屡试不第,仕途偃蹇,此时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诗人顿萌瞿昙归来之念了。

  就在写这首诗的圭峰草堂寺里,贾岛曾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为无可南游庐山西林寺赠别,最后二句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尽管此后贾岛并未去天台山再度为僧,与无可结近邻,但在写诗当时,是起过这种念头的。这应是“闻打暮天钟”一语含义的绝好参证。同时,作者在那首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之下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几句在表现苦吟孤傲之中也明言有“归卧故山”的思想。

  “闻打暮天钟”作为诗的尾声,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逶迤写来,景色全是静谧的,是望景。七句一转,紧接着一声清脆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泼的局面。读完末句,回味全诗,总觉绘色绘声,余韵无穷。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63-96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帝位如鹿奔于荒野草地之中,豪杰之士若逐飞起的蓬草一样穷追。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项王雄气盖过世界,双目明亮炯炯有神。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指挥八千人自江东而起,畏行于天下。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高祖被酒夜斩白帝子,风云叱咤进入关中之地。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两条龙不能并而跃起,天上五行之象也是这样。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楚王被消灭未得展雄图,汉王兴盛得以成就王霸之业。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手提宝剑平定天下,回归家乡纵酒击筑而高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往昔君临广武,双方集结众兵欲以决一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为天下而不顾家,如果你项王要烹我太公,也请你分一碗汤给我,我父亲也是你的父亲。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战争已过留下的只有古迹,当年战时军营的围墙在高空之下早已倒塌。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高祖如猛虎号啸于洞壑,又如饥饿的雄鹭鸣叫于秋日高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云气腾翔布列于阵前,腾腾杀气如长虹一样威吓。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平定祸乱属大圣人所为,浅骊而迂腐的儒士哪里能受此大任。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阮籍沉湎于酒中呼刘邦为竖子,这种狂放偏激之言是不公正的。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身在曲折的黄河我抚掌而笑,阮嗣宗真是很可笑。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1-773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秦鹿:用“逐鹿”典故。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tóng)
双瞳:传说项羽眼珠有两个瞳孔。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呼吸:一呼即来的意思。

赤精斩白帝,叱(chì)(zhà)入关中。
赤精:刘邦感赤龙而生。汉叱咤:发怒大喝。

两龙不并跃,五纬(wěi)与天同。
两龙:古以为天子是真龙,并世不能有二龙,两龙并世必然相斗。此指刘邦和项羽。五纬: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hān)歌大风。
八极:指天下最边远的地方。歌大风: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回家乡,大宴家乡父老,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歌》。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cí)雄。
连兵:兵刃相连,指正面交锋。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拨乱:治平乱世。

沉湎(miǎn)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沉湎:沉思遥想。

抚掌黄河曲,嗤(chī)嗤阮(ruǎn)(sì)宗。
嗤嗤:嗤笑。阮嗣宗:即阮籍。《广韵》:“嗤,笑也。”《三国志注》:阮籍,字嗣宗。《魏氏春秋》曰: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1-773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既肯定项羽刘邦的成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从天意、智力、功业结合分析,赞扬刘邦兼有豪杰和圣人的气质,指出只有这样的豪圣才能完成治平乱世统一天下的任务。这就比司马迁所说的论述显得透彻明确,而与阮籍鄙薄刘邦的观点根本相反,更无论同情项羽失败、嫌恶刘邦等偏见迂论。因此此诗的史论观点虽不免历史局限而拘于英雄史观及天命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独到的,杰出的,具有辩证精神。

  此诗既具有叙事诗的结构,又充满抒情诗的实质。全诗叙述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眼前景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提炼精美的语言,铸成不同的艺术形象,错综而层次清楚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整体结构犹如乐府歌行,有头有尾,夹叙夹议,从秦亡开始,讲到阮籍的感慨。安排得当,层次分明。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十四句为第一段,概述秦亡后的楚汉兴亡成败的历史;后十六句为第二段,缅怀广武古战场楚汉相对峙的历史。前段基本采取叙述方式,后段基本采用评述方式。运用多种手法,通过鲜明形象,以完成整体结构,表达主题思想,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对历史的洞然见识,对诗歌艺术的卓然才能,构成了这首怀古诗洒脱超逸、豪放豁达的独特风格;也使它充满了乐观开朗的情绪,具有抒情诗的实质。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燕歌行并序

: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锦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一作:更何)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参考资料: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烟尘:代指战争。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jīng)(pèi)(wēi)(yí)(jié)石间。
摐:撞击。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伐:敲击。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碣石;山名。

校尉羽书飞瀚(hàn)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极:穷尽。凭陵:仗势侵凌。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风雨交加时冲过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半生死: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腓(一作衰):指枯萎。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边庭飘飖(yáo)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一作:更何)
边庭飘飖: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庭,一作“风”。飘飖:随风飘荡的样子。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一夜:即整夜,彻夜。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血:一作“雪”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参考资料: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从《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从: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从:飘摇;无所 一从:更何)
杀气三时从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从。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从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从。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从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从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从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从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从为代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从,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从》)。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有个游子字子美,满头蓬乱的头发盖过了耳朵。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终日跟在猿猴后面捡些橡树籽充饥,还是大冷天,山谷里太阳也下山了。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中原还是音信不通不能回去,我手脚都冻开裂了,皮肉坏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啊,我唱起第一首歌来已是悲伤不已,凄凉的风又为我从天上刮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长铲长铲有白木头做的杆啊,我就靠你活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山上大雪找不到黄精的幼苗,我的衣服怎么拉扯也盖不住小腿骨。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我和你一块空手回来,屋里男女饿的直哼哼,再没有别的声音。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啊,我刚唱起第二首歌来,邻居也为我惆怅不堪。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有三个弟弟在远方,想来三人都很消瘦没有哪个好一点。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生离死别辗转不相见,胡天尘土黑暗道路遥远。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东飞的鴐鹅后面跟着鹙鸧,怎么才能够送我到你们身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啊,我刚唱起第三首歌来,你回到什么地方收取兄长我的骨头?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我有个妹妹在钟离,她丈夫早早去世留下幼稚的儿女。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淮河浪高如蛟龙发怒,兄妹不见十年了,什么时候能相见?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想乘船前往相见因战乱难以成行,南国遥远旌旗众多。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啊,我唱起了第四首歌,树林中猿猴白日里也为我悲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四面山里多风溪水水流湍急,冬天寒雨飒飒枯树被淋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这座黄蒿古城上空云雾晦冥化不开,因人烟稀少白狐黄狐到处欢腾跳跃。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我为什么会生长在穷乡僻壤?半夜未眠坐起百感交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啊,我唱起第五首歌,声音悠长,魂早归故乡去了,故招之不来。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同谷南边有龙生在万丈潭,古树的枝桠弯曲下垂。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树叶枯黄飘落龙正伏藏,东来的蝮蛇竟敢在龙湫上游泳。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我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哪里还敢出来?我想拨剑斩掉这怪物却犹豫不决。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啊,我从容地唱起第六首歌,溪谷为我也好像带有春意。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男子汉如果不成名很快就会老去,三年来忍饥挨饿走在荒山野岭。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长安卿相都是少年人,富贵应该要趁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山中的读书人都是旧相识,只与他们谈起那些令人很不愉快的往事。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啊,我唱起第七首歌,终止了吟唱,搁笔望天,只见白日在飞速地奔跑。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6-140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有客:杜甫是寓居,故自称有客。子美:杜甫的字。杜甫和李白一样,都喜欢在诗中用自己的姓名或字号。

岁拾橡(xiàng)(lì)乱狙(jū)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岁拾:“岁”指岁暮,因下句有“天寒日暮”之文,故可从省,兼以避重。橡栗,即橡子,江南人常用来做成豆腐。狙:猕猴。狙公,养狙之人。芧:音序,亦即橡子。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cūn)皮肉死。
皴:皮肤因受冻而坼裂。皮肉死,失了感觉。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悲风”句:仿佛风也为我而悲恸。

长镵长镵(chán)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镵:锄类。子:是称呼长镵。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jìng)
黄独:是一种野生的土芋,可以充饥。戴叔伦诗“地瘦无黄独”。因雪大,所以无苗,难于寻找。胫:膝以下。衣短,故不及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子:仍指长镜。因雪盛无苗可寻,故只好荷镵空归。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强:强健。何人强,是说没有一个强健的。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展转:到处流转。“胡尘”句:申明不相见之故。

东飞鴐(jiā)鹅后鹙(qiū)(cāng),安得送我置汝旁。
鴐鹅:似雁而大。鹙鸧,即秃鹙。弟在东方,故见鸟东飞而生“送我”之想。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mò)诸孤痴。
钟离:今安徽凤阳县。良人:丈夫。痴:幼稚。

长淮浪高蛟(jiāo)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长淮”句:钟离在淮水南。浪高蛟龙怒,形容水路的艰险。

(piān)舟欲往箭满眼,杳(yǎo)杳南国多旌(jīng)旗。
南国:犹南方,指江汉一带,箭满眼,多旌旗,极言兵乱。二句补写不见之由。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林猿”句:猿多夜啼,今乃白昼啼,足见我之悲哀,竟使物类感动。同谷多猿,故有此事。林猿旧作竹林,云是鸟名,非。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sà)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云不开:云雾晦冥。跳梁:犹跳跃。人少:故狐狸活跃。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穷谷:即上面四句所写的。中夜:半夜。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魂招”句:是倒句。魂早归故乡去了,故招之不来。古人招魂育两种:一招死者的魂,一招活人的魂。

南有龙兮在山湫(qiū),古木巃(lóng)(zōng)枝相樛(jiū)
湫:龙潭。巄嵷(:楂桠貌。樛:枝曲下垂貌。

木叶黄落龙正蛰(zhé),蝮蛇东来水上游。
蛰:伏藏。蝮蛇:一种毒蛇。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我行”句:是说蝮蛇竟敢出游于龙湫,未免可怪。杨伦释“怪”作“畏”,以为杜甫怕蝮蛇而不敢出。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hè)为我回春姿。
“溪壑”句:心有犹疑,故歌思亦迟,迟则从容不迫,故觉得溪壑也好像带有春意。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三年:从至德二载(年)至乾元二年(年)为三年。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长安”二句:是愤激、嘲笑的话。并不是杜甫真的羡慕富贵,真的劝人争取富贵。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宿昔:曩昔,即昔日。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仰视”句:杜甫是一个入世主义者,又有他的政治抱负,而今年老无成,故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6-140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是杜甫行路最多的一年。所谓“一岁四行役”,说的便是这一年。这一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苦的一年,像这七首诗所写的,真是到了“惨绝人寰”的境地。他采用七古这一体裁,描绘流离颠沛的生涯,抒发老病穷愁的感喟,大有“长歌可以当哭”的意味。

  在内容上,第一首从自身作客的窘困说起;第二首写全家因饥饿而病倒的惨况;第三首写怀念兄弟;第四首写怀念寡妹;第五首,由悲弟妹又回到自身,由淮南山东又回到同谷;第六首由一身一家说到国家大局;第七首集中地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在结构上,七首相同,首二句点出主题,中四句叙事,末二句感叹。

  从艺术上说,组诗末首是较为精彩的篇章。此诗开头使用了九字句:“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浓缩《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意,抒发了身世感慨。杜甫素有匡世报国之抱负,却始终未得施展。如今年将半百,名未成,身已老,而且转徙流离,几乎“饿死填沟壑”,怎不叫他悲愤填膺!六年后杜甫在严武幕府,曾再次发出这种叹穷嗟老的感慨:“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莫相疑行》)其意是相仿的。

  次句“三年饥走荒山道”,把“三年”二字缀于句端,进一步突现了诗人近几年的苦难历程。“三年”,指至德二载(757)至乾元二年。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斥,为饥饿驱迫,在“荒山道”上尝够了艰辛困苦。

  三、四句,诗人追叙了困居长安时的感受,全诗陡然出现高潮。十二年前,杜甫西入长安,然而进取无门,度过了惨淡的十年。他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达官贵人,发现长安城中凭借父兄余荫,随手取得卿相的,以少年为多:“长安卿相多少年。”这不能不使诗人发出愤激之词:“富贵应须致身早。”“致身早”,似是劝人的口吻,却深蕴着对出现“少年”“卿相”这种腐败政治的愤慨。这和他早年所写的“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显然同属愤激之言。

  五、六句又回到现实,映现出诗人和“山中儒生”对话的镜头:“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诗人身处异常窘困的境地,当然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因而和友人谈起的都是些令人很不愉快的往事。忧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自然引起无限伤感。

  第七句“呜呼七歌兮悄终曲”,诗人默默地收起笔,停止了他那悲愤激越的吟唱,然而思绪的巨潮如何一下子收住?“仰视皇天白日速”,搁笔望天,只见白日在飞速地奔跑。这时,一种迟暮之感,一种凄凉沉郁、哀壮激烈之情,在诗人心底涌起,不能自已。

  《同谷七歌》在形式上学习张衡《四愁诗》、蔡琰《胡笳十八拍》,采用了定格联章的写法,在内容上较多地汲取了鲍照《拟行路难》的艺术经验,然而又“神明变化,不袭形貌”(沈德潜《唐诗别裁》),自创一体,深为后人所赞许。此诗作为组诗的末篇,集中地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艺术上,长短句错综使用,悲伤愤激的情感,犹如潮水般冲击着读者的心弦。文天祥曾拟此体作歌六首。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6-1402、 陶道恕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4-50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酬崔侍御 / 酬崔侍御成甫

: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严子陵不愿意追随汉光武帝,于是回到富春江,醉卧空山,闲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我也像严子陵一般客星辞帝座,归隐江湖,不是太白酒星醉游扬州。

参考资料:

1、 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第163页

严陵(líng)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作有《赠李十二》诗赠李白。严陵:即严子陵,名光,东汉人。少曾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严光变更姓名隐遁。刘秀遣人觅访,征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万乘:指帝王。碧流:指富春江。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客星:指严子陵。严子陵与光武帝共卧,足加与帝腹。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元非:原非。太白:指太白金星。扬州:扬州与金陵相近,三国孙吴置扬州于建业,及隋平陈,始移扬州于江北之江都。

参考资料:

1、 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第163页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本诗第一句运用严子陵的典故,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在这个“游”字,李白虽然颇受唐玄宗所赏识,供奉翰林,但唐玄宗只是把他看成一个文学侍从,这就是李白表示自己羡慕退隐江湖生活的重要原因。

  诗的三四句中,“太白”与上句“客星”对举,又与李白字“太白”相同,一词两指,并运用对偶手法,表现出作者的隐居其实也包含着一种无奈的心情。”元非太白醉扬州”答崔诗“金陵捉得酒仙人”,前后进行照应。

  此诗清浅可爱,如出山泉水,虽一望透底,却并非一览无余,清澈的诗句里隐藏着无穷的诗意。李白不知后世对他的仙化,但他对当时谪仙的称呼欣然认同并引以为自豪。在这里,李白把自己醉饮江南之事,与太白酒星醉游人间相比,其戏谑疏狂姿态可掬。

  作者用豁达的语句表达出了自己无奈隐居的忧愁,语言朴实平淡,好似在和友人叙说家常,更加显示出了其内心的惆怅苦闷。

参考资料:

1、 乐云.《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第14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