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校书游东鲁

:
内阁劳雠校,东邦忽纵游。才偏精二雅,分合遇诸侯。
暗海龟蒙雨,连空赵魏秋。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许棠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131篇诗文

猜你喜欢

渡扬子江

: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在枫叶掉落的淅沥声中,带来了秋天的讯息。

桂楫(jí)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桂楫:用桂木做成的船桨。指船只。中流:渡水过半。指江心。空波:广大宽阔的水面。明:清晰。

林开扬子驿(yì),山出润州城。
扬子驿:即扬子津渡口边上的驿站,在长江北岸。属江苏省江都县。润州城:在长江南岸,与扬子津渡口隔江相望。属江苏省镇江县。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shuò)吹生。
边阴静:指海边阴暗幽静。朔吹:指北风。吹读第四声,原作合奏的声音解,此处指北风的呼呼声。

更闻枫叶下,淅(xī)(lì)度秋声。
淅沥:指落叶的声音。度:传过来。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这是诗人从长江北岸的扬子驿坐船渡江到南岸的感怀之作。此诗写的是秋景:船儿随波漂流,晚秋的天空与水都很清净,扬子驿在树林中闪现出来,润州坐卧在起伏的山冈之中,海边和江边都是寒意浓浓,枫树叶落,传来淅沥之声。从江北的“林开扬子驿”到江南的“山出润州城”,读者似乎看见一条渡船正由北向南开来,还分明见到了诗人立在船头前后眺望的形象。末二句写船近江南,秋声淅沥,用一“度”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岸上落叶声飘过江面,送进船上诗人耳中的情景。全诗以“望”字贯通全篇,情文并茂,画面清新,构思巧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年曹操在广陵(今扬州市)看到长江水面辽阔,水势汹涌,直呼为“天堑”,是“天之所以限南北也”。宋朝以前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一带,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尚少开发,所以常被视为边陲地区,对做官的人来说,派赴江南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诗人也不例外。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还算平稳,没有情绪上的反应,但是到了后四句情绪就开始波动了。他到了南岸,发现江边是荒凉阴暗的,江风带有寒气,再加上落叶淅沥的枫树林,诗人突然感受到萧瑟的秋天来了。其实秋天是由北而南的,诗人在扬子驿的时候没有察觉,而到了对岸就感受到这股秋意,这是有原因的。说起来他不是害怕节气上的秋天,而是担心前程上的寒意,因此触景伤情,兴起无名的烦恼,这是受到“得失心”的影响。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终南别业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参考资料:

1、 周向潮.初中生经典诵读200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40

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chuí)
中岁:中年。好:喜好。道:这里指佛教。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胜事:美好的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sǒu),谈笑无还期。
值:遇到。叟:老翁。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参考资料:

1、 周向潮.初中生经典诵读200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40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参考资料:

1、 刘逸生.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早秋山中作

: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79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lí)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故篱:故乡。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táo)令去官迟。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草间蛩(qióng)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蛩响:犹蛩声。蛩:蟋蟀。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期:约,约定。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79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7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思赠远二首

: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当年心甘情愿地独守空帷,睡梦中关山迢递始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不见飞过的大雁捎来书信,只见一轮新月又吐现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憎恶那清阁外的折柳送别,闲暇时采摘荷花身临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闺房之中不见了张敞画眉,边关塞外将士们正在鏖战。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0-471

当年只自守空帷(wéi),梦里关山觉别离。
只自:徒自,徒然。空帷:空屋。帷,一作“闺”。关山:关隘山岭。

不见里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里书:家信。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qú)傍碧潭。
攀:攀折。清阁:指官署。芙蕖:荷花的别名。傍:临近。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hān)
走马台:即章台,汉长安街名。这里用以借指长安。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这里指作者戍守的边防前线。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0-471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其一

  开头两句,第一句说了“当年”,第二句便含“至今”之意。“只自”是唐人口语,作“独自”讲,句中含有甘心情愿的意味。意思是:当年自己就立下心愿,与妻离别后,甘自独守空帷;几年来,常常是“梦里关山”——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却发觉两人仍分隔两地,处在别离之中。上句写宿志兼点处境,下句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相传王涯对妻子情笃,虽做高官而“不蓄妓妾”(《唐才子传》),这首诗更表现出其情真意切。

  后两句,上句说“不见乡书”,下句道“唯看新月”,从这对举成文的语气里,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时时渴盼:他多么想望能像古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件啊!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一个“唯”字,透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怅惘。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新月就像娇妻的蛾眉。

  短短四句诗,却写得情真意真,末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无穷美感。

  其二

  古人送别,常常折柳相赠,因此,杨柳便成了伤别的象征。诗开头说,“厌攀杨柳临清阁”,“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官署中的“清阁”,有似送别时的长亭,因此临清阁也惹人伤情。诗人极力想逃避这离思之苦,可是不能够。他避开了清阁杨柳而游清池,那明艳动人的芙蕖却又冲他娇笑。“闲采芙蕖傍碧潭”,一个“闲”字,描摹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芙蓉如面,莲步生春,诗人芙蕖在手,但仿佛跳入诗人眼帘的却是螓首蛾眉,美目盼兮的娇妻。这离愁真是既苦且甜,既甜且苦,懊恼缠人啊。但诗人转念一想,既有王命在身,自当以国事为重,于是笔锋一转,写道:“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走马台”用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典。这两句说:娇妻既在千里之外,想效张敞画眉之事已不可能,而现在边关多事,作为运筹帷幄的边关统帅,应以国事为重,个人儿女私情暂且放一放吧!诗人极力要从思恋中解脱出来,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怀念妻子的缠绵之情;也是对久别的妻子的解释,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

  这首诗是情思缠绵与健美风格的有机结合。前两句诗人将思远之情写得深情款款,卒章处却是开阔雄放。缠绵与雄放,统一在诗人的妙笔下,表现出了诗人既富有感情又能正确对待儿女情长的大将风度。诗的个性就在于此,作品的可贵也在于此。

参考资料:

1、 傅经顺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12-81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精卫词

: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精卫啊精卫,是谁让你来填平这大海?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木块累累堆积!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你誓要将大海填平变成枯池,海中的鱼龙水族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你早晚在枝头和大海里来回奔波,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羽翼受到摧残时时堕落在海里。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高山的木石没有搬尽,汹涌的大海还未填平,真希望当初是我淹死而你得以生还。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磊磊:山石众多而委积的样子。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但得:只要。何所为:做什么。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穿:破。空:仅仅。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相较其他诗人写精卫的诗歌,本诗视角新颖,不是对精卫本身进行评价,而是就其填海这一行为做理性思考,其中有对精卫因为填海而奔波劳累、伤痕累累的同情,又有对精卫填海这一伤及无辜、毁坏草木的行为提出质疑,同时流露出作者无限悲悯的博大情怀。

  诗歌首句“精卫谁教尔填海”,表面看是提问,实则是质疑,明知故问,因为谁都知道精卫填海是为了复仇,报“溺亡”之仇。但这一问,更能引起读者对填海这一行为的思考。接下来,作者就围绕着“填海”为读者呈现四幅画面:

  第一幅:“海边石子青磊磊”。这是实景描绘,海边,石子堆积如山。这是精卫填海的凭借,石子之多,足见精卫填海的决心。

  第二幅:“海中鱼龙何所为”。这是虚景假设,写填海后果。海被填平后,海中鱼龙如涸辙之鲋般陷入困境,无处求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一己之私仇而可能殃及无辜的鱼龙,作者明知故问的缘由逐渐显现。

  第三幅:“山中草木无全枝”。先来一句过渡。第五句“口穿岂为空衔石”照应第二句“海边石子青磊磊”,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者的视角从海边转向山上,然后又是一幅实景描绘,再写填海后果,山中的草木七零八落。填海殃及的不仅是鱼龙,还有山中草木!作者明知故问的缘由进一步显现。

  第四幅:“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这幅图景是虚实结合,再写填海后果。虚写精卫因填海而奔波劳累、遍体鳞伤。“朝”“暮”多为想象,互文见义,但虚中有实,突出精卫奔波劳累;“口穿”“羽折“”堕水”为实写之词,实中有虚,写精卫的遍体鳞伤。对精卫填海的行为,作者是理解的,毕竟大海是造成悲剧的元凶;对精卫填海时所遭受的苦痛,作者是饱含悲悯之情的,毕竟精卫有仇报仇的血性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这四幅画面,写填海后果,也是作者悲悯之情的蓄积过程,从伤及无辜到自伤,填海的伤害达到极点,诗人的悲悯之情也达到了极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